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数学天才陈景润,47岁娶29岁女军医,生下一儿子

来源:数学教育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“今有雉兔同笼,上有三十五头,下有九十四足,问雉兔各几何?”——《孙子算经》 数学应当算是如今最让学生们感到头痛的学科。像是文史类的学科如果不会做,好歹还能东拉西扯

“今有雉兔同笼,上有三十五头,下有九十四足,问雉兔各几何?”——《孙子算经》

数学应当算是如今最让学生们感到头痛的学科。像是文史类的学科如果不会做,好歹还能东拉西扯写点东西;但数学题要是不会做,那就是真是不会做,除了写个大大的“解”字外,再没有任何办法。更别说数学还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础,数学要是学不好,可以说直接就跟任何理工有关的专业“拜拜”了。

在很多人看来,因为数学是一切理工学科的基础,所以数学体系应当也是晚清时期由西方传来的新式学科,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,那就错了。

在我国历史上,数学早就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而存在,引语的那个数学题就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“鸡兔同笼”题目,出自《孙子算经》,早在四、五世纪左右就已经出现;而在《孙子算经》三四百年前,也就是公元一世纪左右,我国最著名的数学著作《九章算术》就已经诞生,其中包括了“割圆术”这种计算圆周率的方式。


作为我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,作用最强的人才选拔考试,科举,也会考算数有关的题目,所以说被数学折磨的并非我们这代人,早在千年之前老祖宗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学数学的痛苦。

那是所有人都觉得数学很难吗?当然不是,每个人的天赋不同,有的人对数学避而远之,有的人却对数学趋之若鹜,陈景润就是后一类。

1933年,陈景润出生在福建。那是一个充满战乱的年代,但陈景润没有放弃学习,他在战争的炮火中读书,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受教育的机会。在读书过程中陈景润发现了自己对数学的兴趣,不论什么数学题他总是做得越快越好。

凭借着在数学方面的过人之处,1950年,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,陈景润被厦门大学数学系提前招收,开启了他在数学路上的征程。
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“世界七大数学难题”,是2000年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选定的7个“千年大奖问题”,只要能够解答出其中任意一个,就能获得百万美金的酬劳,这7个问题分别为NP完全问题、霍奇猜想、庞加莱猜想、黎曼假设、杨-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、纳卫尔-斯托可方程、BSD猜想。

除了“世界七大数学难题”外,另外还有个“世界三大数学猜想”,分别为费马猜想、四色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。其中费马猜想跟四色猜想都已经得出答案,唯独哥德巴赫猜想依旧困扰着世界各大数学家们,步入数学世界的陈景润一下子就被哥德巴赫猜想所吸引。

哥德巴赫猜想其实就是“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。(n>5:当n为偶数,n=2+(n-2),n-2也是偶数,可以分解为两个质数的和;当n为奇数,n=3+(n-3),n-3也是偶数,可以分解为两个质数的和)。”

当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后,他却无法自己证实,于是将这个猜想寄给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拉。欧拉开始专心研究这个猜想,可惜直到他去世都没能证明。从此这个猜想成为了数学界的一大难题。

直到1973年,40岁的陈景润证明"1+2"成立,对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巨大贡献。靠着在数学界的成就,1981年,48岁的陈景润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(其实就是院士)。


由于陈景润一直醉心数学研究,所以直到40多岁都还是单身一个,惹得组织对其婚姻问题头痛不已。陈景润自己倒是不急,他觉得如果缘分到了,那自己自然会知道,这不,在1977年他因长期进行研究工作而累倒了,被送到309医院后,果然迎来了自己的爱情。

这个时候陈景润已经44岁了,他对正好在309医院进修的医生由昆一见钟情,这个时候由昆才26岁。由昆对这位跟自己年龄相差如此之大的大数学家也有所顾虑,于是问他:“你那么出名,有那么多人崇拜你,你为什么偏偏选中我呢?”陈景润不懂男女之情,追求由昆也显得分外笨拙,他答非所问:“如果不答应的话,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结婚了。”


这句话打动了由昆,3年后在组织的见证下,47岁的陈景润跟29岁的由昆顺利完婚,婚后他们生下了一子,名为陈由伟,很明显,这个名字分别取了父母的姓氏,由此可见陈景润与由昆之间深厚的感情。

1996年,陈景润在北京去世,年仅63岁。而陈由伟一开始选择了文科专业,但后来他在大学中逐渐领悟到了数学的乐趣,读了数学研究生,如今自己成立了一家生物公司,虽然没有像陈景润一样醉心学术,但也算有所成就。

文章来源:《数学教育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jyxb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09/619.html



上一篇:一道数学难题,非洲神童11秒解出,看到题目后,
下一篇:他高考数学只有15分,清华校长复查试卷后,当场

数学教育学报投稿 | 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| 数学教育学报版面费 | 数学教育学报论文发表 | 数学教育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数学教育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